阳明脉洪大,今反迟,非浮紧之表脉。甚则刺期门,以泻血室之热。
汗出不解,心下痞硬而下利,里症也。若汤入腹,有臭气下矢,此有燥屎可攻。
《内经》发黄,分上中下三条。初起但发山中内伏之水而外出,若不用干姜、半夏先散水饮,徒用麻、桂散表,则伏内之水饮不散。
而即发温病者。用干葛、石膏治之。
若初起恶寒发热,六脉或浮大,或沉伏,烦躁呻吟,忽尔手足皆冷,此表汗不出,表邪内伏之厥冷,宜升阳散火汤、羌独败毒散发散表邪,则汗出厥愈。明脉识证,辩名定经,得乎心而应乎手,如此而治,有枉死者,吾不信也。
若下之,必胸中结硬。言阳明里寒不能食,不但寒凉而哕,即饮水亦哕。